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又是合肥!连续3年全国第一!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何以领跑中国、剑指全球?

更新时间:2025-11-22 作者:小编 点击:

又是合肥!连续3年全国第一!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何以领跑中国、剑指全球?


   11月3至4日,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。在大会开幕式上,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《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(2025)》,合肥凭借强劲产业实力位居新型显示产业十强城市榜首,实现2023-2025 年三连冠。 

   2008 年京东方 6 代线落地新站高新区破解 “缺屏之痛”,到 2024 年产业产值突破 1200 亿元、同比增长 21.5%。今年1至9月,产值更是同比增长20.9%,保持稳健增长态势。合肥用十余年时间,走出了一条“龙头引领 — 全链构建 — 生态赋能” 的产业崛起之路,成为国内新型显示产业规模、创新能力、配套水平均居第一方阵的核心城市。

01、七大路线并行  构筑全球显示技术矩阵

   合肥新型显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,始于对技术路线的全面布局与持续攻坚。目前已形成覆盖 TFT-LCD、AMOLED、Mini/Micro LED、硅基 OLED、量子点显示、空气成像、激光显示的七大技术体系,实现从成熟技术到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全维度覆盖。

   在高端显示领域,维信诺自主研发的 ViP(智能像素化)技术成为行业标杆。这项摆脱传统精细金属掩模版依赖的颠覆性技术,采用半导体光刻工艺制备像素,可实现 1700ppi 超高像素密度,产品寿命或亮度较传统 AMOLED 提升 4-6 倍,被视为 “AMOLED + 时代的最优解决方案”。

  1.png

   2025 年 8 月,全球首条搭载 ViP 技术的 G8.6 AMOLED 生产线在新站高新区完成主厂房封顶,总投资达 550 亿元,投产后将助力合肥抢占中大尺寸高端显示市场制高点,为智能终端、车载显示等领域提供核心支撑。

   激光显示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赛道,合肥已形成全产业链集聚态势。依托全色光显、翰视激光等重点企业,结合 44 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的技术支撑,合肥正加速构建激光显示研发与产业化体系。通过 “揭榜挂帅” 科技攻关机制,将需求端与供给端紧密衔接,聚焦激光显示核心材料、装备等 “卡脖子” 环节,研发投入强度年均超 5%,持续强化技术话语权。

此外,硅基 OLED、Mini/Micro LED 等新兴技术也呈现多点突破,视涯科技等企业在微显示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,为 AR/VR、智能穿戴等场景提供核心器件。

02、“一核一圈” 布局  打造全球最完整产业链

   合肥新型显示产业的崛起,关键在于构建了从“沙子到整机” 的全产业链生态。目前已形成以合肥为核心,滁州、芜湖、蚌埠等城市协同发展的 “一核一圈” 布局,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 150 家,其中规上企业 60 家、高新技术企业 35 家,构建起上游装备、材料、驱动控制,中游面板制造,下游终端配套的完整产业闭环。

   在核心承载区新站高新区,集中了合肥三分之二的显示产业资源,已建成三条 TFT-LCD 量产线、柔性 AMOLED 6 代线、硅基 OLED 小尺寸线等多条国际先进产线,各类面板年出货量约占全国 1/7,产值超 800 亿元,成为全国首家以新型显示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。长丰、肥东、庐江聚焦上游材料产业,高新区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,形成 “多点支撑、错位发展” 的空间格局。

2.png

   产业链的完整性体现在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上。合肥新美材料通过收购韩国 LGC 偏光片业务,打破了上游关键原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;长阳科技功能膜基膜项目实现光学级聚酯基膜 “就地取材”;颀中先进封装测试基地投产运营,完善了显示产业链后端环节。

   从康宁玻璃的基板供应,到维信诺、京东方的面板制造,再到终端应用的场景落地,合肥已实现 90% 以上的核心材料、装备本地配套,形成 “引进一个龙头、带动一个产业、形成一个集群” 的发展效应。

03、基金+平台+场景  激活产业创新活力

   合肥深知,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生态的系统性支撑。通过“基金丛林 + 创新平台 + 场景应用” 的三位一体模式,为新型显示产业注入持续动力。

   在资本赋能方面,合肥依托建投、产投、兴泰等国资平台,组建了总规模超 300 亿元的产业基金矩阵,覆盖企业从种子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。通过 “国资领投 — 项目落地 — 股权退出 — 循环发展” 的产投协同模式,联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母基金,为优质项目提供资金保障。2024 年,新美材料 OLED 新材料及研发中心、灵伴科技工业元宇宙总部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,均获得产业基金的精准赋能。

   目前,合肥已累计组建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载体 44家,包括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、微显示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专业平台,形成涵盖基础研究、中试转化、产业化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。2025 年 8 月,安徽省新型显示行业协会正式成立,由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领衔,整合超百家会员单位资源,搭建 “政产学研金服用” 协同平台,加速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。

3.png

   作为“全域场景创新之城”,合肥成立全国首个城市级场景创新促进中心,举办 “数字显示文旅融合专场对接活动” 等一系列对接会,推动激光显示等技术在文旅场馆、特色街区、智慧医疗、车载显示等场景的示范应用。

   通过开放城市应用场景,吸引京东方、维信诺、全色光显等龙头企业参与技术验证与产品迭代,有效降低创新成本,提升市场适配效率。同时,依托场景驱动,加快Micro-LED、量子点显示等前沿技术攻关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,持续巩固合肥在新型显示领域的领先优势。

04、剑指 2000 亿营收  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

   面向“十五五”,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锚定更高目标:力争2030 年产业营收突破 2000 亿元,进一步提升面板产量全球占比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。

   为实现这一目标,合肥正从三方面持续发力:一是强化创新策源能力,依托中科大、中科院等科教资源,引进新型显示研发中心、重点实验室,聚焦激光显示、Micro LED 等领域组建全球研发    中心,提升原始创新水平;二是优化产业载体建设,加快芯视界产业园四期、中安创谷科技园四期等重点园区建设,提升载体承载力与服务效能,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品牌园区;三是拓展应用场景边界,推动新型显示与元宇宙、低空经济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,在工业互联、远程医疗、智能座舱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。

4.png

   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、产业链的不断完善、生态体系的日益成熟,合肥新型显示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,从“国内领先” 向 “全球领跑” 跨越。这座以 “科创 + 产业” 为基因的城市,正用一块 “屏” 连接未来,书写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